智慧服务

按照《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我国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信息化、电子政务、先进网络文化、社会信息化、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建设内容。

林业行业根据我国林业实际情况,制定出以林业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加强林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工作目标。同时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结合林业建设实际,制定出“四横两纵”的总体框架结构,其中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内、外网都采用“四横两纵”的总体框架结构,“四横”为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和应用系统,“两纵” 为支撑“四横”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体系。

一是构建集中统一的林业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覆盖森林防火预警及指挥系统、林业信息、森林资源、人文景点、有害生物监测与预警、林业决策支持、生态文化与教育培训等,该系统以3S技术为支撑,利用GPS高精度定位、遥感信息提取、GIS空间显示、管理和分析,以及时态管理等技术,实现我市林业资源外业数据采集、林业资源的空间属性一体化管理和更新、林业资源历史数据分析和管理、林业地图三维可视化和无缝多级分辨率浏览等功能。

二是构建智慧林政管理平台,改变传统行政审批模式,实现林农、林企、林业组织等办事不出门,网上可办事;建成智慧林业辅助决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林业生产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提供网络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科学决策服务,政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是构建“一张网、一平台”的应急感知系统,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自动预警、全面监测和相互感知,实现市、镇、监测点等三级林业管理部门应急感知系统的应急联动,为各级林业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应急指挥服务。

四是构建集中共享的林业信息化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由公共基础数据库、林业基础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林业综合数据库和林业信息产品库,数据库以采集、交换、汇集等方式将林业监测、规划、管理、生产等各类数据资源集中存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是林业信息化体系中的数据资源中心。

五是建成一套规范的智慧林业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指导标准、信息网络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使智慧林业建设有章可循;建成完善的智慧林业运维体系,从组织架构、管理考核、人员培训等方面保证智慧林业的高效建设,达到事事有人管、有奖惩;建成有效的智慧林业安全体系,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制度保障等方面形成立体的防护网,保障智慧林业的安全运行。


系统结构

本平台各业务子系统根据统一的业务规则和ESB业务规范进行业务服务分析、应用设计和独立建设。各子系统对外均按统一模式提供开放接口,满足系统之间数据交换、业务调用访问要求。

平台各子系统根据需要采用基于B/S为主,C/S为辅的混合应用模式,同时能充分支持普通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种客户端类型。


平台集成框架

        为更好的实现智慧林业云平台的监管管理职能,同时兼顾众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后期的系统应用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本次系统的设计坚持结构化开发的原则,并可实现系统的随需应变,为此平台系统的应用设计遵循统一的以下4个主要层次:信息门户、业务流程、业务服务、基础平台;


接口系统

智慧林业业务场景中,业务子系统的业务数据会与其它系统间有交互、共享,同时,某些应用子系统也会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向外暴露服务,供其它消费方应用系统调用。根据不同业务子系统互相之间有数据交互,异构环境等特点,ESB接口平台建设以SOA架构为指导,为有业务需要的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透明的、无差异的集成实现;该接口平台以ESB服务总线为技术实现,分解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关系,为参与服务的各应用系统间的服务及数据交互提供开放、安全、高性能、可扩展的集成平台。



一、整合建设林业信息化数据中心

        本平台构建集中共享的林业信息化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由公共基础数据库、林业基础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林业综合数据库和林业信息产品库,数据库以采集、交换、汇集等方式将林业监测、规划、管理、生产等各类数据资源集中存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是林业信息化体系中的数据资源中心,项目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林业专题数据库和林业业务数据库。

二、建成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严格遵循国家、省有关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结合东莞市林业管理业务实际,以本工程为契机,严格贯彻实施林业信息分类、采集、存储、处理、交换和服务等一系列标准与规范,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为应用系统、应用支撑、数据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提供依据。

三、建成林业信息化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

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安全设施,制定安全规章和策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林业信息安全体系,为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推广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与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机构,充实人才队伍,推动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为林业信息化工作健康、持续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林火智能识别系统

针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现状,本平台通过连接指挥中心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摄像机和镜头系统、云台控制系统、视频编解码系统有效地对即将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火情进行预判和辨别,并及时地进行火警预报,报警同时即可判明火点位置并标注在GIS系统上和三维图上,结合气象信息,根据已建立的林业防火信息数据资源做出打火方案及灾后评估。本系统的建立使用可有效的实现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打好和快速准确评估,实现了林业防火工作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自动化,实现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共享。

森林资源监管系统

本系统以森林资源各级监测、调查现状数据,以林地林权和采伐利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以小班为单位,包括小班调查数据、造林数据、森林火灾、病虫害数据、林地采伐数据等,解决森林资源数据的及时更新和数据获取问题,完成基层单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上报、审核,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为改进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及其数据管理工作服务,提高林业部门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森林公园管理系统

森林公园管理系统基于”3S”技术构建森林公园管理信息系统,针对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森林公园内森林、动植物资源管理与保护,对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与适度开发,向游客普及自然知识,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目标,提高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向对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虚拟森林旅游、学习自然知识、交流森林文化以及宣传环境法规的平台。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

构建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目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该系统详细记录每株古树名木的位置、树龄、树木现状情况、树木生境、责任管理单位等树木的基本情况以及树木图片等信息,实现对古树名木的日常管理、衰弱古树保护及修复等信息化管理。




 

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

平台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化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态公益林的面积界定、补偿资金发放、管护队伍建立、管护措施落实、变更调整等,充分利用各类生态公益林监测成果及其他有关数据,为林业部门提供一个网络共享的、标准统一的、数据详实的基础平台,实现生态公益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为各层林政的宏观决策、规划设计等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全面提高公益林管理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系统

平台通过建立一套覆盖市、县级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系统,实现营造林的规划、计划、作业设计、进度控制、检查验收和统计上报等各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及时掌握营造林建设现状和发展动态,从根本上解决好“林子造在哪里”的问题。系统可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成果高度集成,实现营造林工程综合信息网上查询和发布,为营造林工程小班地理位臵核查、营造林工程质量核查和营造林成果分析及决策提供依据。

掌上林业系统

林业人员分布广、所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导致信息资源获取和使用不方便,相互之间协同不顺畅,我们建立一套移动办公系统,与林业信息化软件相互结合,完成林业信息的资源调查、信息上报、信息获取、指令下发、任务请求等事项;完成公文的收发、值班管理、通知通告、邮件管理、短信管理等移动办公,结合无线信息门户,方便了解林业最新动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林业信息系统的移动化,帮助林业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应用系统,真正实现无纸化和移动办公,从而进一步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和缩影,构建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随着东莞市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东莞市“村改居”工程的不断向前推进,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完善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把东莞“一站式服务”的社区建设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断探索和完善东莞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使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东莞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项目”将在“政府主导、资源整合、统一建设、规范运作、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原则下,结合东莞市镇及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在现有的镇行政办事服务中心以及各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的基础上,明确镇、村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服务内容和项目,简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按省、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重新调整设置窗口,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镇、村两级综合平台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建立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药安全、民政事务、人口党建、信息公开等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全镇各级、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服务事项在政府门户网统一查询、集中管理、协同办理、有效监督、及时反馈,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


系统结构

作为一个典型的服务系统,不仅具有服务系统的基本特征,而且更为方便快捷。其系统架构主要分为六层:(1)基础设施层;(2)数据层;(3)支撑层;(4)应用层;(5)服务层;(6)接入。如图所示:

 


多级联动分级管理

“多级联动”,指一方面由市、镇、村(社区)三级分别审核、发布、录入信息,分级享有管理运用权限,另一方面根据办事服务权限,镇(街道)社区服务调配中心及时调备到指定服务窗口并进行有效监督,同时镇(街道)社区服务调配中心根据居民的诉求,及时向相应服务机构下达指令。


五个业务子系统

通用审批系统

通用审批系统负责处理各类来自各实体大厅和网上自助服务预约、预受理事项的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办结、出件等全过程电子化办理,并提供办理过程中补件、特别程序、单据打印等相关业务处理功能,并预留与政府门户系统相结合的接口,提供一整套端到端的行政审批网上办事服务。

电子监察系统

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部分:事前监察主要是审批事项信息公开监察,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事中监察包括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自动)评估和信息服务以及办件满意度测评等;事后监察主要是投诉处理和绩效考核,通过预定的绩效考评标准,综合办件效率、效果及投诉等情况进行加权评估、自动排序,并作数据统计和技术分析。

居务服务系统

居务服务系统是本地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的有力补充,居务服务通过接入有资格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或服务提供方、社会工作者等服务资源,通过对各类服务进行整合整理,打造“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保障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平安服务”以及具有东莞特色的“出租屋管理与服务”等各类服务。并将各类服务通过自助服务门户,镇门户网站等渠道进行推送。

网站自助服务系统

网站自助服务提供给本地居民通过Internet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自助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查询,办事指引,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等业务。

业务控制系统

业务控制系统是基层公共您服务综合平台的控制中心,负责对各子系统的角色,账号,权限,流程,表单等系统运行基本元素进行定义和发布。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深入和财政信息化的推进,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覆盖了大部分业务环节,而且涉及到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业务信息系统多是为了满足单项业务需要而应急开发和分散建设的,存在着系统功能交叉、信息重复采集,数据交换困难,既不利于数据汇总分析,也不方便部门和管理人员操作使用。

        为改变这种状况,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和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的要求,根据上级财政管理单位的要求和公共财政管理需要,依托财政部推广的统一信息平台,围绕财政资金管理中心,整合财政各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资金支配及流经节点财政、部门单位(财政供养)、银行、供应商(服务商),建设信息通畅、数据集中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更好地支撑和促进财政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本平台以“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为基础,建设业务上全面覆盖、数据上全部共享、流程上相互衔接、管理上协调统一的资源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背景

        财政主管理部门目前在预算收支管理核心业务上,采用半电子信息化来处理具体业务,这要求每个环节需要专人干预、审核或检查,并且要做到仔细、认真、配合默契,并且要非常熟悉预算管理、项目管理、预算资金审批等业务运作,这种管理方式针对数据信息量不多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管理效果,随着现在经济高速发展,预算单位基本信息和预算项目的增多,目前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发展的要求,必须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借助先进的专业管理软件,来辅助财政达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同时,政府每年的预算编制集中年尾几个月,依靠人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需要完成和组织政府所有财政供养单位参与编制预算,而各单位累加上报的预算项目数量大、复杂度高,这给财政预算部门在分类、汇总、反馈、审核等各环节业务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量。


基本业务

        部门预算的编审是由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可以多上多下,本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规范的报表功能、全流程定制业务解决方法采用版本方式自动控制起草、修改、审核的单位预算计划,同时提供档案式管理单位不同年度的预算申报计划和部门预算数,极大方便单位查阅和编制预算时进行竖向参考。财政部门通过本系统汇总预算单位提交的预算计划,提供列表式查询审核功能和链接追溯式原始数据功能;系统采用版本方式自动控制每一次财政审核定版,详细记录每一次修改记录;系统提供定制化报表功能,自由组合报表列表,提供地图、图形、纯数据全方位多层次中国式报表,所有报表都具备打印和导出EXCEL功能;同时提供档案式管理财政预算数据功能,和审核时纵横向参考对比功能,极大的方便查阅历史预算数据,辅助财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编审管理工作效率。



项目背景

        财政部门在预算收支管理核心业务处理中,均采用半电子信息化方式来处理具体业务,每个环节需要专人干预、审核或检查,不仅要求相关业务人员做到仔细、认真、配合默契,而且要非常熟悉预算管理、项目管理、预算资金审批,拨款等业务运作,这种管理方式针对数据信息量不多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管理效果,随着现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纳入财政预算的单位越来越多,预算单位基本信息和预算项目的增多使得目前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业务发展的要求。在财政分局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指标得不到及时更新、修改;预算用款申请到审批、拨款整个过程中完全采用纸质单据进行信息传递,流转时间长、资料分散保存;管理跨年项目和包含多个子项目时数据查询不及时、不完整;预算项目合同支付情况监督审核资料难以收集查询;预算指标、银行帐号、一般用款计划、基本支出、拨款、工资、合同收付等业务等都采用分散管理,没有相互共享信息,关联联动。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都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尤其对于面向广大群众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而言,所面临的信息数据持续增长和业务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政府资金监管单位来说,始终期望业务管理越来越容易,数据更加精确,并能够根据业务目的快速的合成业务数据,方便统计、分析和决策。这些基本的要求,靠手工和结构软件都无法满足需求,加上业务功能的不断扩大,更加需要一款技术先进,数据安全稳定,操作方便,扩展性方便,效率高的电子信息化软件来理顺业务流程和处理持续增长的关键信息数据。本软件解决市(县)、镇(街)管理辖区范围内各单位各种类型预算用款申请,审批,拨款执行相关业务问题,真正提高预算执行业务的工作效率,辅助预算执行业务更加科学化,更加精细化。


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财政部、各地方财政部门等改革发展的部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从财政科学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为更好的促使财政良好运行,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重点管理财政预算执行业务,全面实现财政对预算执行的控制、监督、规范。严格做到有效管理预算指标落实执行,做到增收节支,合理调节财政资金,加大监管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全面提升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是财政全年执行预算指标并审核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通过本系统,以控制预算指标为核心,依据政府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需要适度调节指标。从部门预算编审管理系统自动导入部门预算,也就是预算指标,同时提供手动录入预算项目和初始化功能;提供管理审核预算收支功能,流程化审核预算单位申请用款计划,日常化管理基本支出,自动产生拨款单,自动产生银行流水账,全部标准化同步执行业务流和数据流,记录每一次操作,一键式、双向查询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并提供定制报表功能,全方位实时掌握预算指标执行、银行账户资金、预算项目用款等明细情况。辅助财政部门严格控制预算指标、科学调度财政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效率。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就明确提出“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公共财政框架”的设想,并随之展开了一系列配套的财政改革措施。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等为代表的改革逐步深入,完全打破了旧体制下的利益分配格局,改变了原有财政资金管理的模式。部门预算改革的推广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政府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广完全取代了原有的资金层层下拨、低效使用、以拨代管的局面,代之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财政资金直达供应商账户的先进管理方法;收支两条线的实行进一步推动了各级政府部门非税收入管理的透明度。所有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不仅仅意味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更是为广大政府部门提升自身财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行银行支付制度的特征之一就是“凭单支付,先打印付款单后送银行支付”,这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时效性,并且财政业务逐步细化管理,无形增加财政及银行双方工作量。财政与银行业务实时对接,是当前财政改革不可缺少内容。

        根据《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的要求,各财政局在各地业务范围内按照相应规定和本地业务特点实施和改造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通过建立国库单一存款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等相关账户体系,实行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资金收付形式。



项目介绍

        预算项目是合同管理系统的核心,合同管理系统解决了实际业务中的管理问题,专注于财政预算项目合同管理的动态化、网络化、智能化,为财政提供合理的流程和业务约束以及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功能,通过预算项目可以直观明了地查询到该项目下面的所有合同支付进度情况和合同明细,极大地方便财政全面掌握各项目各合同支付执行情况,辅助财政提高工作效率。

        本系统包括合同拟定、合同审批、合同借阅、合同档案管理、合同统计分析等业务。本系统不是孤立运行的“孤岛”系统,支持通过接口同步用户资料,调用单位统一认证平台接口服务,实现单点登录。同时也支持调用邮件接口和短信接口,系统建成后,管理单位通过本系统完成合同拟定,协作审批,借阅,归档,同时还提供统计分析,全文检索,关键业务节点消息通知等功能,全方位提升本单位相关业务工作效率。


项目背景

        投资审核管理中心(“投审中心”)在行使本部门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负责和承担管理辖区内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财政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估、论证的技术性、服务性工作;负责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审核及预(结)算、决算审核;负责财政性投资项目招标标底审查和财务效益评估。

        随着镇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建设项目逐年增多而复杂,投审中心相关业务快捷及时性、严格性,全面性要求逐渐增强,原有手工管理投资审核过程业务和数据信息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要,必须采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进行业务流程和数据的跟踪管理,以满足相关业务发展的深度需求。


建设内容

        投审中心承接的主要审核业务包括工程项目的“预算”、“结算”等各种工单审核过程,工单按照预定流程在单位,投审中心,工程师之间进行信息流转。工作人员在业务过程中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导出,表单打印等工作。

        本系统以投审中心对项目的投资审核过程为业务主线,管理报建单位提交的“预算审核”、“编制预算”、“概算”、“结算”、“业务变更”等业务申请。并将各种表单数据生成业务数据流推送给多个内部业务角色如“评审工程师”,“评审中心管理员”等等,按照预定逻辑生成提示消息,主动提示用户进行业务操作。同时为了支持业务管理过程,系统将建立“工程师库”信息。



项目背景

        政府采购部门(以下统称“采购部门”)在行使本部门行政职能过程中,负责对管理辖区范围内各行政事业单位集中采购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行使的管理工作包括接受和审核批复单位采购申请,为单位执行项目采购流程,监督管理招标,公示,评标,公告过程等业务工作。企业中标后,采购中心需要继续监督管理合同的签订,合同执行,项目验收以及执行过程中资金支付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项目逐年增多,上级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监督管理的及时性、全面性要求逐渐增强,原有手工管理采购过程数据信息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要,必须采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进行业务流程和数据的跟踪管理,以满足相关业务发展的深度需求。


建设内容

        根据对用户业务需求的分析,本系统以政府单位集中采购过程为业务主线,管理单位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申请、批复、招标、公示、评标、公告、合同签订、合同执行、项目验收等业务过程业务数据的提交,业务数据流转,附件上传等。

        同时为了支持业务管理过程,系统将建立“采购项目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开标场所资料数据库”。


项目背景

        政府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辖区类各类政府资产,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土地性资产,公共资产。

        资产办在日常公共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负责接收各建设单位的公共资产项目信息,并将资产分派给使用和管理单位进行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资产维护进行监督检查,即时准确完成对公共资产的分类、记账、处置、协调、清查盘点、统计报告、监督和巡查检查等。

        一般公共资产项目数量较大,资产组成成分复杂,附带资料多,各种文书、方案、报告、文件等资料信息需要归档备查。这些项目资料从建设单位和本地财政分局移交到本单位后,随时随着资产的调出、出售、迁移、改建、扩建、改变使用性质、报废、报损等业务发生状态变化。

        同时其它各类资产类型复杂,日常变化情况繁复,目前通过手工和电子表格的方式记录各资产项目的状态和进行资产核查统计,不仅容易出错,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全镇动态资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资产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必须采用电子信息化软件的方式来统一管理资产资料信息,并在此基础之上整合资产信息移交流程,动态管理资产在生命周期中各种状态的实际变化,满足全面、实时、快速、动态管理资产信息的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资产管理发展的深度需求。

建设内容

        本系统主要实现管理以政府经营性资产为主的资产管理功能,建立经营性资产信息库,提供登记分类资产详细要素;建立代管机构信息库和租赁单位信息库;建立资产租赁信息库,提供登记资产租赁信息,实现资产租赁信息的日常化登记管理,在租赁期内自动计算应缴租赁费,实现资产租赁费上缴日常化登记管理,在租赁期内自动计算累加已缴租赁费,并自动计算得出未缴租赁费信息;租赁期可跨年,租赁费用滚动管理,本年未缴租赁费自动转到次年生成为应缴租赁费用信息。实现资产综合查询功能和统计分析报表功能,提供园区经营性资产经营情况总表和分类资产经营情况报表,经营性资产信息总表及明细表等功能。可扩展实现财政分局、主管单位、代理管理机构等联网多层分权共享系统数据和操作功能。


联系我们